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新时代 新故事】高标准农田建设 节本增效收益好

发布日期:2023-12-06 10:54 来源:尉犁零距离
打印 字体:【

尉犁县是新疆百万亩棉花种植大县之一,现建设有高标准农田40.8万亩。2017年起,当地开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建设高标准棉田和棉花良种繁育基地,通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实现籽棉亩均有增产。

2021年,极飞科技启动了国内首个无人化棉花农场项目“超级棉田”。来自极飞的两名90后员工艾海鹏和凌磊,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完成了3000亩高标准棉田的管理。今年是新疆巴州极飞科技90后新农人艾海鹏和凌磊管理“超级棉田”第三季,俩人在前两季棉花“耕、种、管、收”方面,做了智慧化的改造,借助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对棉田进行科学、精准管理,籽棉由第二季的平均亩产403.6公斤增加到今年的每亩420.9公斤;不但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达到了增产的效果。

新疆巴州尉犁县3000亩超级棉田管理者艾海鹏:“过去一个人摘棉花,一秋天最多摘10亩地,现在一台采棉机可以代替2000名拾花工,作业效率非常高,每亩可节本增效400元以上。明年我们还准备引入无人采棉机,进一步提高棉田智能化水平。”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让机械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得以实现,在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本增效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棉花6万亩。2020年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其中高标准农田占比90%,现已全部实现机采,籽棉单产由原来的每亩38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80公斤以上,达到了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操作各个方面方便了,我们也节省了人力,以前一个人能管理150到200亩地,现在提高到管理200到300亩地。地块面积大了,地面平了,边直角方,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8%;以前一亩地耕平耙播花费85元,现在要每亩75元;每亩地节水100到150方,因为灌水均匀,出苗也齐。”

机械化种植,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高标准农田让土地效益不断放大。下一步,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向智慧农业发展。

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部长郭世学:“明年我们计划建设3000亩智慧农业,让我们的管理更轻松了,成本进一步的降低,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智慧系统,在家就可以直观地检测到哪里出现问题,观察棉花生长情况。”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推进了农机企业、棉纺企业、合作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尉犁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二级主任科员亚森·阿布力米提:“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通过“龙头企业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从2019年到现在,尉犁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40.8万亩,每年持续递增。目前全县引进农机企业4家,农机合作社41家,吸引了19家棉纺企业落户尉犁。”

(巴州融媒 岳军 党婷 尉犁融媒 汪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