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决策 / 规划计划

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1-02-07 18:23 来源:发改委
打印 字体:【

序言

《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编制工作是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2009年9月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编制工作方案,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调研、学习,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2010年7月完成了《纲要》(初稿)。

在充分吸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征求县四套班子、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与自治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相衔接后,认真修改补充,并提交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形成了《纲要》(修改稿)。

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编制情况汇报,并召开四套班子联席会议深入讨论,就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一些重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结合上述意见,2010年12月30日,县人民政府召开第六次全体会议,进一步征求各乡镇和政府组成部门的意见,在充分融入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及州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最新精神,并经县委常委会议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纲要》(讨论稿)。

2011年1月7日在县委十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与会人员对《纲要》(讨论稿)进行了最后的补充完善,形成《纲要》(草案),于2011年1月12日在尉犁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11年5月,将《纲要》中主要数据与县统计局上报自治州并获批准的2010年统计资料相衔接,对《纲要》中的有关数据作出修改,并将修改情况报县人大常委会备案。

当前,新疆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决心前所未有,十九省市对口援建新疆的力度前所未有,全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局面将对我县带来深远影响。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纲要》及时阐明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引导了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我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序言·······································1

第一章“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8

第二章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14

第三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

发展································17

第一节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18

第二节积极推进“库尉一体化”,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21

第三节积极发展旅游、综合服务业,提升三产水平

································24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基础·······28

第一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8

第二节以道路建设为重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29

第三节大力提高城乡电力整体水平········29

第五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30

第六章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尉犁···32

第一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32

第二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33

第三节深入发展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34

第四节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6

第五节加强沟通协调服务,扎实推进受援工作······························38

第六节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民族团结,维护.......·············39

第七章保障措施·····························41

第一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41

第二节大力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42

第三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43

第四节建立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44

第五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44

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尉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历史上发展最快、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库尉一体化”的各项对接与实施工作,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关系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全县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变化明显、群众得到实惠增多的喜人局面。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31.34亿元,年均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1.87亿元,年均增长24.3%,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五年累计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8.04亿元,年均增长27.4%,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年均增长13.6%。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色经济稳步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农业发展坚持“一主两翼”的发展方针,按照“提升棉花种植业、壮大香梨林果业、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棉花高标准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棉花单产屡创新高,棉花总产达到162万担。积极培育和发展以香梨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启动尉北经济防护林基地建设,全县林果面积累计达到7.6万亩。切实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和畜产品市场监管等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确保畜牧业安全发展。积极推进“库尉一体化”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围绕棉花产业链延伸、铁矿资源开发,实施了泰昌5万吨棉浆粕扩建、富丽达粘胶纤维等几大重点项目,兴地山矿区铁矿开发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加大市场建设及旅游开发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相继完成安达商厦、桥南农资专业市场等一批综合及专业市场的开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商贸流通环境。以“大漠胡杨树、尉犁罗布人”为主题,深入挖掘罗布淖尔文化,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服务档次,罗布人村寨、罗布泊雅丹大峡谷分别创建成国家AAAA级和AA级旅游景区,“大达西”旅游带已列入自治州乡村旅游示范带,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繁荣与活跃。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及重点支持新疆发展的有利机遇,五年来,多方筹集资金近15亿元,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及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新建改造农村道路690公里,县乡公路全部实现了柏油化,村村通油路的目标基本实现;新建防渗渠631公里及配套设施,推广高标准节水灌溉37.8万亩;人工造林面积累计达14.4万亩;新建抗震安居房9284套;完成库尉引水工程及农村管网延伸,基本解决了除喀尔曲尕乡以外的各族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使县城5000余户居民用上了价廉环保的天然气;先后完成县城主要街道改扩建和城市风景带一、二、三期工程,城镇美化、亮化、绿化等功能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08年,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县城”。

——坚持“以人为本”,各族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02元,五年平均增加965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年均增加300元的目标。投资4亿余元,先后完成银华、4号、6号和3号等规模化居住小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解决了干部职工、城镇低收入家庭和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公共资源配置不断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先进县和最佳卫生县城。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落实,大力实施“科技兴新素质工程”,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体系持续健全,受惠群众不断增多。全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全县各学校由35所整合至9所。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先后新建、改扩建县直3所学校及农村6所乡镇学校教学、生活等基础设施,全县教育教学条件极大改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两基”验收。积极组织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文化六进”、全民健身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基本完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制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率达98%以上。继续强化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落实,加快推进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及新机制建设步伐,成功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征缴率不断提高,参保人数持续上升,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发放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就业与再就业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尉犁经济社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具备许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1)西部大开发战略仍将深入实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对新疆的全面、重点支持,新疆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2)“三农”问题仍将是我国今后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仍将深入开展,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环境等建设,继续实施扶贫开发计划,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尉犁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这些政策支持有利于推进我县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3)“十二五”时期,自治区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继续推进“粮、棉、畜、林果”农业四大基地建设,这都为尉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4)在“库尉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尉犁将承接更多的辐射,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5)随着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深入,国家、自治区已做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为我县加快推进兴地山矿区开发提供了战略机遇;(6)全县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已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实力,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近年来,尉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构筑起良好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各族人民谋求发展的积极性高涨,加快发展的信心强劲。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突出。尉犁县属水资源缺乏地区,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可规模开发资源约束日显。县域内可规模开发的资源较少,培育新的支柱型经济增长点的难度较大,经济增长面临后继乏力的压力。(3)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尉犁县属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目前还处在经济粗放型发展阶段,随着资源的开发、工业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压力,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经济结构性矛盾较大。三次产业结构极不协调,二、三产业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牧民增收渠道单一,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工业不大、不强,以资源初加工为主,产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质量不高,对社会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5)资金约束依然突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财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财力有限、招商引资难度较大、民资启动乏力的背景下,资金筹集仍然困难。(6)就业压力较大。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任务艰巨,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第一章“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库尉一体化”战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外延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和五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指导方针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优势资源转换,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体制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以节流为主,树立全民节能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五个文明共同发展,全面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诚信尉犁。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势头。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日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优势资源转换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科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更加稳定。

经济发展目标:经济总量增加,综合实力增强。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5亿元(现价),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2000元。力争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结构调整目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末的60∶20∶20调整到“十二五”末的40∶32∶28。农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林果业、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增长速度年均达到2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左右。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力争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39%以上。全面完成“双高普九”(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积极将教育普及向学前和高中延伸,实现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城镇达到92%、农村达到86%。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改革取得实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9%。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人民生活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5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250人(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社会保险五险覆盖面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福利事业更加完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以上,年均递增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城乡建设目标: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完善水利、交通、电力等网络体系,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扩城聚人、做大县城,城镇功能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率达到68%,形成城乡发展新格局。

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争取年均下降4%;五年完成造林6.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9%;城市生活污水完全纳入排水系统,工业废水达标排放达到5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回用达到80%以上,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综合亩均年灌溉用水量降低到610立方米/亩左右,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四)经济区域布局

根据尉犁县区域发展现状及资源分布情况,全县将形成“两传统、两新兴”四大经济区块,即孔雀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兴地山矿区、尉北。“十二五”期间,兴地山矿区、尉北是全县重点开发区域,也是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所在。孔雀河流域重点抓好棉花、香梨种植,努力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建成优质高效棉区和优质香梨种植基地。塔里木河流域以生态保护为主,积极实施退耕封育、退牧还草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绿色无公害肉羊养殖基地。尉北以经济防护林建设为主,努力打造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结合体。兴地山矿区以蛭石、铁矿等资源的开发为主,不断扩大产能,形成规模效益。

第二章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要素,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展有效的制度建设,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整体规划及相关政策,形成成熟、稳定的制度和秩序,才能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切实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为改善民生谋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要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观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要按照规划先行、起点较高、以城带乡镇、以乡镇带村、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科学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努力确保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见实效。“十二五”期间,要以打造园林宜居县城为载体,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力争城镇化率达到68%。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民生奠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要把达西试验区进一步融入县城总体建设。加强县乡道路网络建设,完善公交运输体系,将除喀尔曲尕乡以外的绝大多数村庄纳入以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启动孔雀河尉犁县城段风景带建设,提升县城品位。完成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争取建设库尉引水复线,进一步保障供水安全,整合县城供热资源,改善城镇集中供热条件,不断将城市公用设施的功能向农村辐射。进一步加强城乡绿化工作,巩固提高自治区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村庄建设为载体,以“饮干净水、走柏油路、烧清洁气、用卫生厕”为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积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重点做好城北氧化塘等城市和工业污染源防治,及早动手把农村的污染防治工作列入议程,重点推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逐年减轻农田残膜污染,使生态环保工作真正做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实现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统筹城乡住房建设,为改善民生创环境。按照“宜居、生态、休闲、安逸”的定位和“扩城聚人,做大县城”的思路,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实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居富民、富民兴牧工程及河北承德、衡水两市援建我县的大好机遇,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战略,贯彻“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城市棚户区居民、工矿区居民、农村安居富民问题,让富裕农民最大程度实现“城镇一套房、农村一套房”,“城镇一处生活点、农村一处生产点”,使农村成为收入的来源地,县城作为生活的消费地。“十二五”期间,农村建设5000套安居富民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3000户10000名农民进城居住。

(四)统筹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改善民生谋利益。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全面延伸,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地享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权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自主创业,鼓励更多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积极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改善城乡教育教学环境,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加强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村文体室及农牧民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积极做好尉犁县河北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的协调配合,保证按期建成使用,及时发挥社会效益。巩固完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使居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继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保障标准和水平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扎实做好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工作,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农牧民的法制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疏导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逐步营造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第三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健康发展

根据县域资源、区位特点,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走尉犁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第一节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

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农牧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加快优质商品棉、特色林果业、特色畜牧业基地建设。

一、巩固壮大棉花支柱产业。由粗放型的外延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增长方式转变,按照“以水定地”的原则,对没有用水保证的耕地和棉花低产区,逐步实施休耕和种植其它作物,同时大力推广高标准节水灌溉、现代农业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大“节本增效”力度,努力提高单产和品质,增加效益。“十二五”期间,棉花种植面积控制在55-60万亩之间。

二、积极发展优质林果业。紧紧抓住自治区环塔里木盆地建设1200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的机遇,重点开发尉北经济防护林,改造提升孔雀河流域现有果园,建立并培育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同时加大贮藏保鲜等冷链建设。到2015年,全县人工造林面积累计达到20.57万亩,其中:经济林11.66万亩、防护林8.91万亩。

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以牛羊育肥、特色养殖和良种繁育为重点,以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保障,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现代畜牧技术提高畜牧品质,加强养殖基地、养殖小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广人工种草和舍饲养殖,积极扶持示范大户和龙头企业,通过畜产品加工提升经济效益,带动千家万户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高产高效”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和加工企业,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连全村、多村成基地的畜牧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建设格局。到2015年,牲畜年末存栏头数达到36万头(只)。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加快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实施。(2)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支农水平。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抓好农牧民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农林牧优势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3)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和销售网络体系,搞好社会化服务。加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依托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及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多渠道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增值。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形成以龙头带基地建设、带农户发展的模式,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制。加大投入力度,以无公害绿色种植和农畜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保鲜、转运和营销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林果、畜产品的深加工企业,冷藏保鲜贮运销售企业,产地批发交易销售市场、流通运销企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六、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十二五”期间,把保持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好,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改变依靠棉花增收的单一化格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从林果、畜牧和设施农业中增收的比重。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旅游业发展等有利机遇,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鼓励农牧民开展“农家乐”、“牧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经营。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农牧民新增收入中来自非棉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

第二节积极推进“库尉一体化”进程,大力实施

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紧紧抓住实施“库尉一体化”的机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培育后续支柱企业,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一、加快推进“库尉一体化”战略,共同构筑中心城市

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库尉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推进“库尉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尉犁实际,着眼库尉发展全局,不断增强实施“库尉一体化”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统一的思想、一致的步调,逐步做到库尉地区规划、政策、产业、市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全方位的融合对接。与库尔勒开发区紧密联手,统一招商,共谋发展。

在“库尉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尉犁县应立足区位以及土地、棉花、矿产等资源优势,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战略发展纵深、为库尉开发区招商引资提供资源和土地、为将来百万城市人口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目的地,提升尉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实力和优势。

二、加快兴地山矿区开发步伐,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和自治州“矿业兴州”的有利机遇,重点加快对兴地山矿区的开发步伐,力争实现铁矿等资源开发的突破性进展,形成100-150万吨铁精粉加工能力,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加快矿区开发,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多渠道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加快水、电、路等配套性基础设施建设;(2)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勘探项目资金,同时鼓励企业进行风险勘探;(3)在清理家底的情况下,组织相关部门策划包装项目,搞好招商引资工作;(4)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各相关行政部门做好矿产开发的协调服务工作。

三、扶持特色资源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依托优质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基地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精深加工。积极培育、扶持肉制品加工、水果贮存保鲜、特色资源加工等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进一步落实好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好在投资开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一个“迎商、亲商、惠商、安商”的环境。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在招商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地企业。加大同金融部门的协调沟通力度,搭建融资平台,争取金融机构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积极争取列为民族贸易县;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与农二师驻县各团场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兵地、油地团结,融合县域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按照“放开、放手、放活”和“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以各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改组和改造,彻底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为民间投资释放更大的空间。“十二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吸纳就业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三个比重”逐年递增。

第三节积极发展旅游、综合服务业,提升三产水平

重视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完善为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功能,重点发展需求潜力大、吸纳就业多的行业。

一、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引擎和龙头作用,把旅游业放在国民经济更加优先的位置发展和培育,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加强投入,加强推动。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建设罗布人村寨、罗布泊雅丹大峡谷两个A级旅游景区和达西村州级乡村旅游示范带等旅游品牌产品。高水平、高起点科学制定规划,高标准、高效益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景区功能,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与周边旅游区域的交流合作,培育精品旅游线路。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游客容量达到7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年均递增15%,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分量凸显,创建成为自治区级旅游强县。

进一步理顺创新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巩固提升和做大做强罗布人村寨精品景区,积极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和A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为新疆乃至全国著名旅游景区;加快罗布泊雅丹大峡谷旅游景区开发;积极推进兴地岩画、营盘遗址等丝路旅游点开发建设。

积极主导推进以罗布人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紧紧抓住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机遇,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规划引导和鼓励培育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观光果园、度假休闲、景区依托等不同类型的农家乐和风情园,培育一批民俗旅游村和星级旅游点,大力发展民俗游、观光游、采摘游,打造城市居民的休闲之家。让尉犁农牧民群众在参与旅游经营中创收增收,使乡村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利民、惠民工程,将尉犁打造成为自治州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品牌基地和新疆重要旅游目的地。

二、大力发展服务业

按照“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等投资商业经营活动,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加快各类综合市场建设。积极抓住青新铁路、乌尉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提前谋划域内大中型物流园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城市的消费空间,加强物流规划、市场培育与整合,强化服务创新,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双百”和“新网”等工程,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建立和完善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农村各乡中心集镇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把物流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来抓。

以县城为中心建立现代商贸服务区。围绕提高城乡生产、生活服务水平目标,积极推进连锁经营,抓好“菜篮子”、“米袋子”为民服务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建立适应城乡生产生活需要的城镇商贸体系。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引导和规范居民服务业、娱乐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发展。从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就业和养老服务;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心理咨询、计划生育、残疾康复等卫生服务,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加强以社区组织、卫生、文化、治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努力创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积极做好住房保障服务。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健全、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引导房地产企业面向城乡居民住房需求,增加普通商品房开发规模,规划一批住宅新区,扩大廉租住房、经济租赁房供应量,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积极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严格土地管理,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完善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培育2-3家有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小区业主自治和物业管理的良性发展;积极探索建立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租赁新机制。到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解决水利、交通、电力等制约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一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紧紧抓住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博斯腾湖大型灌区改造的大好机遇,加大灌区改造力度,合理调配水资源,建设灌区间控制性调配水利基础设施,加强灌区的供水保障能力。力争完成兴平干渠、南支干等主要干渠的改扩建,全力争取兴平干渠与孔雀河尉犁县城段的连接渠系实施建设,力争孔雀河尉犁县城段常年有水,为进一步治理改造打下坚实基础。大力推广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抓好农田渠系防渗和排水渠的规划和改造。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十二五”期末,高产田比例达到70%以上,干、支、斗渠常规节水防渗率达到100%,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全县排水渠总长达到1100公里。

第二节以道路建设为重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强建、固养、畅运”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着力构建能源大通道、富民强区大通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配合完成青新铁路、乌尉高速公路建设;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兴地山矿区三级道路建设,为兴地山矿区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县乡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构筑“四横五纵”农村公路网络。“十二五”时期,规划建设农村公路1039公里,其中:重点工程298公里、通达工程83公里、通村油路658公里。

第三节大力提高城乡电力整体水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电网结构,不断提高电网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增强供电系统可靠性。“十二五”期间,建设尉犁220KV变电站枢纽工程、兴地山110KV输变电站工程、墩阔坦乡110KV输变电站工程、尉犁城南110KV输变电站工程、喀尔曲尕乡35KV输变电站工程。

第五章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以“五大生态建设工程”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大规模开展以农田林网化为重点的林业建设,积极发展绿洲人工生态,加强保护自然生态。加快喀尔曲尕乡生态移民搬迁、退牧还草工程和牧区水利建设,防治草场退化沙化,涵养水源。继续以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大力实施荒漠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沙漠化防治和治理,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构筑绿洲生态屏障。加快建设新国道218线库尉段绿色通道工程,加大自然林封育管护力度,禁止各种形式的违法开荒行为。力争实现城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主要风沙危害区生态得到有效治理,绿洲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荒漠化趋势得到控制,逐步恢复塔河流域、孔雀河流域生态平衡。

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为目标,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加快构建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积极推广使用农业节水、节电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措施,切实降低农业灌溉用水、农业生产用电等农用能源使用量,减少农药、农业机械等对环境的污染。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系统,推行废旧物品、闲置物品的回收利用。积极推进建筑工程节能,65%的新建住宅、新建公共建筑要按照节能标准设计和建造,既有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达到80%。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进一步加大与库尔勒开发区的协调沟通力度,做好城北氧化塘等城市和工业污染源防治工作,全面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严格环保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强化机关节能管理,抓好机关建筑物的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和公务节能。实施绿色照明工程项目,在公共场所、道路、景观灯光工程等推广绿色照明和智能可控照明。加大节能资金投入,落实国家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扶持政策。开展丰富多样的节能培训和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节能意识,动员全社会节能,推行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使节约能源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第六章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尉犁

第一节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深入推进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不断健全政策措施,不断优化人才、投资、激励、决策等环境,努力实现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工作与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加大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和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不断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力实施科技兴新素质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不断加大对基层干部、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广大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39%以上,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县财政决算支出的比例提高到2%。全县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村的比例分别达10%和15%以上,农村劳动力接受科普教育面达90%,科技人员培训面(含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达30%;畜禽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农业先进技术覆盖面达85%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努力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

第二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鼓励民办教育,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学体制。全县学前4-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3%,学前5-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少数民族5-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01%以下,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1%以下。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现普及高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城镇达到92%、农村达到86%,努力使高中教学质量进入全州县市学校前列。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寄宿制学校以及教师周转房等建设工程。全县教育普及程度、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达到全州平均水平。

第三节深入发展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

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大罗布淖尔文化挖掘、传承和发扬力度,提高文化品位和档次,大力发展具有“罗布淖尔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创建自治区级文化先进县。继续加强城市、乡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继续加大罗布淖尔民间文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力度。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实罗布淖尔博物馆文物。加大体育事业的投入,促进全县体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争创自治区级体育先进县。

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重点加强标准化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职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着力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纵深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发展,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进一步调整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医疗机构的应急救治功能。“十二五”期末,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0%,乡村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积极探索地方性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和完善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提高农牧民领证率。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强化人口理论和人口形势宣传,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重点加强“西新工程”、“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和双向网改造步伐,实现三网融合,提高广播影视传输覆盖能力,使全县所有的自然村均能收看到数字化的广播影视节目。

第四节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健全乡镇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完善农村劳务输入、输出、城镇再就业培训和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年均增长10%。“十二五”期末,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20%左右,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相关规定,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效果。力争到2015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城镇职工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双百目标。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

以建立健全城乡新型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为目标,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救助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实现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为目标,建立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社区福利网络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民间资金多方参与,建设城乡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救助站、老年公寓、救灾物资储备库、公共服务性殡仪馆等各类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社会福利资金来源,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提高残疾人的福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儿童入学及残疾人康复、扶贫和就业问题。认真做好工会、共青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各群众团体的作用。继续做好退伍和转业军人的安置工作。重视为老龄人口提供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完善“五保”老人集体供养制度。

第五节加强沟通协调服务,扎实推进受援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对口支援相适应的运转高效、衔接有序、落实有力的工作机制和服务协调保障机制,全面做好思想落实、组织落实和工作落实。主动联系沟通,积极协调服务,切实保证受援工作有序推进。认真贯彻实施自治区、自治州对口援助总体方案和五年规划各项事宜,积极推动尉犁与河北承德、衡水两市在行业、部门、企业等的深层次、宽领域合作,吸引河北两市优势产业、资金、技术、人才投向尉犁。全力配合河北两市抓好援建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建成、发挥效益、惠及民生。充分利用河北“文化大省”优势,立足神秘独特的罗布淖尔文化、交融荟萃的“丝路”古道东西方文化特点,从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争取河北两市的支持,促进尉犁现代文化大发展。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完善干部人才需求规划,做好河北两市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赴尉犁对口支援工作,实施干部人才赴河北培训计划,选派党政干部和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等亟需专业技术人才赴河北两市接受培训,深化与两市的科研院校合作,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开创两地经济技术合作新局面。深化与援尉干部的情感和工作交流,着力解决援尉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共同做好受援各项工作。

第六节加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社会文明、诚信程度。大力倡导团结互助、谅解宽容的社会风尚,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推进“两化一制”的深入开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发扬民主,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凝聚力。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倡导“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安全投入,建成尉犁县公安消防中队,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到2015年,亿元GDP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20%以上。

第七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基层党组织动态分类管理机制,坚持巩固创新、转化升级、整顿提高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科学化管理水平。完善基层干部科学化管理体系,落实乡(镇)、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群众满意为重点,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在人员、资金、项目上向基层一线倾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节大力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坚持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开发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突出抓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卫生、教育、建设、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进行人才资源有效开发和配置,用好现有人才,挖掘潜在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后继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建设,形成人才培养开发的新格局。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基层人才援助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人才引进工程等,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第三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十二五”期间,在保证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县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优先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公益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矿产等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县外资金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千方百计扩大社会投资,增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完成规划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第四节建立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

本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其他各类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可操作的实施措施。要确保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以及规划间的相互协调。健全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为支撑、各规划具体落实的目标方向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

第五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本规划经尉犁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在县委的领导下,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落实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县人民政府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为完成规划目标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规划的调整审批机制,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县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其他重要原因使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需要调整本规划时,县人民政府应适时提出建议,提请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实施。

文件下载: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