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决策 / 规划计划

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6-01-14 18:11 来源:发改委
打印 字体:【

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

2016年1月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尉犁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总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和深化改革的挑战阶段;是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在新时期新阶段,编制并实施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推动尉犁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拓展发展领域和空间,进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更具活力更高水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全面分析尉犁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制定“十三五”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既是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和总体安排,也是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纲要》规划期为五年(2016—2020)。

目录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1

第一章发展的基础1

第二章发展的环境6

第二篇坚持四个全面,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8

第一章指导思想8

第二章基本原则8

第三章总体发展定位10

第四章发展目标11

第三篇坚持依法治县,维护社会稳定16

第一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县16

第二章加大反恐维稳力度17

第三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

第四章加强民族大团结18

第五章略19

第六章略19

第七章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保障20

第四篇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2

第一章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2

第二章创新推动达西综合发展23

第三章创新服务业发展24

第一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25

第二节全力打造电子商务达西模式26

第三节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27

第四节加强金融服务能力28

第五节适度发展房地产业29

第四章加快建设人才强县29

第五篇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五化”建设31

第一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1

第一节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31

第二节做强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32

第三节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33

第四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33

第五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35

第二章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37

第一节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37

第二节强力推进特色林果业38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39

第四节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40

第五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1

第三章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44

第一节优化提升县城档次44

第二节加快推进美丽幸福乡村建设45

第三节突出推进大达西建设46

第四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6

第五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46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发展保障能力47

第一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47

第二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9

第三节完善电力能源建设50

第五章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51

第六篇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尉犁53

第一章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力度53

第二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54

第三章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56

第七篇坚持共享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9

第一章建立基本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59

第二章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60

第三章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62

第四章积极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63

第五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64

第六章加快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步伐64

第七章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65

第八章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水平66

第九章推动其他社会事业发展67

第八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69

第一章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69

第二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69

第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0

第四章深化农村改革70

第五章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71

第六章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71

第七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72

第九篇坚持凝聚人心力量深入推进融合发展73

第一章坚持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对口援疆工作73

第一节完善受援工作机制73

第二节深入开展各项民生工程74

第三节继续增强产业援疆力度75

第四节进一步推进智力援疆工作75

第五节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政权和反恐维稳能力建设75

第二章坚持兵地融合促进共同发展76

第十篇坚持党的领导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障77

第一章加强党的领导77

第二章完善落实机制78

第三章做好监督评估79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尉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尉犁县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一、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民造福”的尉犁精神,按照“五个新”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以调整转型、创新驱动为引领,抓转型、促改革、惠民生,积极应对发展和稳定两个“三期叠加”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狠抓经济结构调整转向,全面推进包括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各族群众增收在内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60︰16︰24,较“十一五”明显改善;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0亿元,年均增长11.95%;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89亿元,年均增长19.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6亿元增加到2.13亿元,年均增长15.0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年均增长15.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9402元增长到15498元,为各项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经济调整转型取得新突破。启动实施新型工业化“三条战线”、农牧业现代化“一主多辅”战略,县域经济发展步入调整转型和创新驱动轨道。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一区三园”成功升格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矿产建材等产业群逐步壮大。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促增收战略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棉花节本增效成果丰硕,林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倍增。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罗布人村寨景区股权改制,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节庆、赛事”推介旅游品牌成效显著。电子商务高起点开局。依托达西品牌,建立达西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成功举办首届南疆网商大会。被财政部、商务部列为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两个重点”三大战略,拉开产城融合框架,突出精细化管理,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454”工程、“暖心便民幸福工程”深入实施,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实施“南改北扩”战略,加快“棚户区”“村改居”、旅游小镇、市场等建设和改造。达西民俗风情街、人力资源市场等项目建成投用,为产城融合汇聚了人气。“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程启动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

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坚持财政支出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倾斜,累计落实126项240个重点民生工程,民生福祉得到进一步改善。把解决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建设,采取“订单”“定岗”和“定向”培训等方式,吸纳大批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启动实施“千户增收民生工程”,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累计与1562户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帮生产又帮思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稳步推进,以“优秀”成绩通过了自治区教育标准化达标验收。严厉打击非法开荒、加强地表地下“两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治理联动机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优化。公共卫生管理和重大疾病防控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紧扣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大力实施“便民暖心工程”,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连年攀升,各族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达西综合发展跨越新高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复信精神为统领,牢牢把握“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推进“红色达西、品牌达西、智慧达西、和谐达西”综合发展。成功召开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复信一周年大会,举办达西丰收节等11项主题活动,红色达西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展。全面落实张春贤书记提出的“东有华西、西有达西”的目标,达西村与华西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民族团结、人才培养、能源开发、金融产业等各项合作有序推进。达西村社会稳定长治久安36条黄金法则,被中组部备选《组织工作教学案例素材》,在全州乃至全疆形成了“学达西、赶达西”的浓厚氛围。达西展览馆被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巴州党员教育基地。

援建共建富有新成果。管好用好承德、衡水两市援尉项目资金,援建资金全部用于民生工程。兵地共建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交流合作深度广度远超以往,形成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良好格局。尉犁县群众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中心、安居富民工程、基层阵地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五年到位对口援建项目及培训资金1.38亿元。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均由集体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部署的执行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先后被自治区党委确定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试点县”、“权力公开运行试点县”。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基层党建年”、“基层基础建设年”、“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等各项活动,实施“五大工程”,突出“五狠抓四关注”,建立县级领导担任“第一书记”、乡镇党委、工作组、村“两委”整顿工作联动联考制度,深入推进“双五好”创建活动,强化“五好宗教人士”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访惠聚”活动,增进干群团结互信,打通“最后一公里”,联系最远一家人。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和群团组织建设,严格新疆特色好干部标准,努力打造“四强”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二章发展的环境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作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投资和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既给尉犁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同时增添了动力和机遇。

从全区看,中央从全国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将自治区定位为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及“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全区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环境。

从全州看,巴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第二条出疆大通道、中巴经济走廊和南北疆大通道结合部,东南临青海、甘肃、西藏两省一区,西北与八个地州市接壤,区位和战略优势十分明显,为全州扩大与内地和疆内合作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疆战略的实施也为巴州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县域看,尉犁位于巴州腹地,紧邻巴州首府库尔勒市和库尔勒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且是丝绸之路南线中部重要的节点,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同时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尉犁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要素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族人民思稳定、盼和谐、求发展的共识逐步形成,为尉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望“十三五”,我县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还不牢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二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工业经济处于起步爬坡阶段,产业链条和生产要素不完善,三产在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无法形成支撑作用,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三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相对滞后,企业创新驱动能力不强,民营和社会资本、中小微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不足;四是资源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约束增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亟待转变发展方式;五是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与人民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就业、就医、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篇坚持四个全面,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章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原则。立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县,突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夯实社会稳定根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就业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把扶贫攻坚放到民生事业首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就业第一,加强“双语”和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促进就业。坚持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坚持科学引领、创新发展的原则。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第一动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加大三次产业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五化同步的原则。坚持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同步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建设,促进县城、乡镇、农村、团场协调发展。推进园区企业、中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作坊共生发展。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坚持品牌引领、借力推动的原则。完善并壮大“红色达西”和“罗布淖尔文化”两大品牌体系,发挥品牌在推动经济和树立正信上的典型作用,树立“大达西”理念,挖掘罗布淖尔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达西品牌对外影响力和对内号召力。借助品牌效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对口支援,坚持招商、招智与优化资本并重,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发挥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本,扩大社会事业投入来源。发挥主体能动性,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造血功能,最大限度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县的原则。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尉犁安身立命之本,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严格控制水资源、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执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加强防风林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开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新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建设的原则。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坚持基层重要。持续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夯实基层基础,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基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干部队伍、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和农村环境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基层活力,培育内生动力。

第三章总体发展定位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三个引领”,围绕“五个新”总目标,加快实施“五化同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三条战线”、农牧业现代化“一主多辅”、新型城镇化“两重点一突出”、第三产业“一个龙头多项并举”的发展战略,努力把尉犁建设成为社会稳定、团结和谐的引领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实践区,生态建设、资源节约的核心区,富裕文明、幸福美好的示范区。

专栏1:发展战略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三个引领: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

五化同步: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

新型工业化“三条战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兴地山矿产开发。

农牧业现代化“一主多辅”:以棉花为主体,以林果、畜牧、特色种植、设施农业等多种产业为辅,逐步减少棉田比重的农业生产格局。

新型城镇化“两重点一突出”:重点推进优化提升县城档次、打造美丽幸福乡村,突出抓好大达西规划完善和建设。

第三产业“一个龙头多项并举”:以大干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及信息化等产业。

第四章发展目标

到2020年,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民族团结幸福,社会和谐安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XXXX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突破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五年累计完成1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物价涨幅保持基本稳定。

——产业结构更优,活力更强。新型工业化“三条战线”、农牧业现代化“一主多辅”、第三产业“一个龙头多项并举”的发展战略目标巩固提高。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文化产业发展迅速,软实力得到全面增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合理,比例调整至48︰25︰27。

——城乡结构更加均衡。新型城镇化“两重点一突出”成果显著,县城品位档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美丽幸福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达西建设初具规模,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均衡发展,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各族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普遍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生活方式更加绿色环保。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二氧化碳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各族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更加精细,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幼儿教育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5%以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尉犁建设成果显著,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基础更加牢固。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指标2015年预计2020年年均增长(%)属性

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73.468预期性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132.926.5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2.8040.1812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48410预期性

民生保障和居民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7.6011.511.5以内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2.03.9—约束性

新增就业(万人)0.34[1.5]—预期性

城镇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人)67907240—约束性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5—约束性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4953151100—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99.5—约束性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套)1485[2474]—约束性

农村安居富民工程(户)772[3500]—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5498227728预期性

结构优化和

创新驱动工业增加值(亿元)3.6312.6228.3预期性

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427—预期性

城镇化率(%)5365—预期性

每百研究与试验人力发明专利申请量(件)—10—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约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3.1690—约束性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耕地保有量(万公顷)5.895.89—约束性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3.663.90—约束性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39—约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控制在自治州下达指标内约束性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控制在自治州下达指标内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控制在自治州下达指标内约束性

注:1、带[]为五年累计数。2、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利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篇坚持依法治县,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县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尉犁,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体制机制。坚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平等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把依法治国的理念通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行业规章等载体落地见效。扎实推进司法公开,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平公正。组织实施“七五”普法教育,推动全民普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将法治教育列入培训重要内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政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强化县人民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畅通信访渠道,推进基层民主。

第三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严惩机制,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

第四章加强民族大团结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创新民族团结工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五观”教育,强化“五个认同”和国家、公民、法律三种意识,做到“四个相互”,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优势,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出台县民族团结社会公约、民族团结奖惩管理办法。发挥达西村在民族团结方面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提炼“万户结对一家亲”经验做法,创新民族团结的载体和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各方面。以社区和乡村为重点,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五章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用好“五把钥匙”,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宗教工作基本原则不动摇。

第六章深入推进XX

第七章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保障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切实落实和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抗震救灾、气象灾害预警和社会应急响应能力,构建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严厉打击影响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违法案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工作常态化,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完善公共视频监控、安全警戒等技防设施,实现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全覆盖。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警等机制,建立尉犁县法律援助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立特殊群体救助帮扶基金。

专栏2:

第四篇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把尉犁建成南疆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成为新产业新业态在西部发展的重要平台。

第一章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科技兴县”战略不动摇,巩固提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成果,抓紧实施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争取在高新技术产业、农业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鼓励支持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制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营科技企业,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依托“一区三园”工业布局,以精品农业、精细矿产品加工、精品纺织等为重点,积极创设“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大力引进优质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与疆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和对口援疆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协同推进。以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和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快培养专门人才、技术能手,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修改完善《尉犁县专利奖励办法》,鼓励创造发明,重奖各类专利拥有人。力争到2020年,新增各类发明专利10件,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第二章创新推动达西综合发展

大胆创新,深入推进达西综合发展,全力打造“红色达西”、“品牌达西”、“智慧达西”、“和谐达西”,充分发挥达西村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引领作用。

不断提升“红色达西”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复信精神为引领,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深入探索和实践达西在“维护民族团结、推进融合发展”方面的典型经验,着力在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共建,提升发展层次方面下功夫,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创新、民族团结创新、维护稳定创新,综合发展创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在新时期、新阶段赋予“红色达西”新内涵,使“红色达西”更具生机和活力,旗帜更加鲜艳,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显著。

借助产业发展、产业合作推动,不断扩大“品牌达西”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挖掘两任总书记三次复信的政治优势,在用好两大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整合达西红色旅游和罗布人村寨旅游资源,打造“达西”精品旅游路线;深入推进达西村与华西村结对共建,加强产业合作,将达西品牌、复信精神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经济实体将“达西品牌”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品牌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深入推进“智慧达西”建设,以打造“新疆第一村”、“新疆信息化第一村”、“西部跨境电商第一村”为目标,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达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金融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综合发展的新路子。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打造电商的达西模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标杆作用,着力打造全疆乃至全国引领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新典型。

推动“和谐达西”迈上新台阶。以达西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继续大力弘扬“爱国、勤劳、团结、进取、感恩”的达西精神,继续坚持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在进一步提高达西村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达西村为改革示范点,加强现代文化引领,加快推进达西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步伐,使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使民族团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和谐基础更加巩固。

第三章创新服务业发展

坚持以大干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及信息化等第三产业的“一个龙头,多项并举”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业水平。在“十三五”期间,努力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使之成为尉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第一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将旅游业作为实施富民强县、保底就业、树立品牌的支柱产业全力推进,着力把尉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点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

依托尉犁境内罗布人村寨、达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旅游小镇、大峡谷、营盘古墓等丰富的自然、历史风貌和独特的罗布人文化,以罗布人村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罗布人村寨5A级景区规划编制,深入挖掘罗布人文化,创新投资机制,引入PPP等多种模式,加快村寨基础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罗布人村寨整体建设水平、旅游服务品质和游客接待能力。加强红色达西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提炼,加快实施达西国家重点红色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达西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暨民俗风情街,提升“达西红色旅游”品牌效应,完善“一点两线”格局,促进旅游产业提升。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罗布淖尔旅游小镇建设,推动雅丹大裂谷、罗布湖、达西村等景区升级为国家级3A景区工作。努力将尉犁各景区纳入全疆精品旅游线路,增强全县旅游业美誉度和吸引力。

多渠道增加旅游业投入。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重点做好罗布人村寨5A景区、达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西南疆风情街、旅游小镇、展览馆、博物馆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设施硬件水平,建成农(牧)家乐100家(其中星级80家),旅游星级宾馆10家(三星级以上5家)。

加强旅游人才培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县域内旅游景点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景点工作人员、导游人员、宾馆服务人员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到“十三五”末,培训旅游接待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000人。

以罗布人村寨、达西村被评为国家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为契机,大力发展自驾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新业态。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鼓励发展胡杨林体验游、沙漠探险游、摄影采风游等高端旅游项目,创造条件规范和发展自驾游、农家生活休闲体验游及养生度假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发展,逐步形成旅游业态齐全、产业规模适度、经济带动力较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的旅游业发展良性循环局面。

第二节全力打造电子商务达西模式

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依托“红色达西”品牌效应,以把尉犁县建设成为“新疆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洼地、新疆优质农产品集散地、达西品牌的推广阵地”为目标,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为契机,加快建设尉犁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社区)、团场电商服务站、加速智慧达西网站系统运营步伐,健全完善政务体系、工业品进村体系、农产品进城体系、溯源体系、物流体系,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全力打造符合新疆地域实际,具有尉犁特色,切实可行、容易复制的电子商务“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尉犁(达西)模式。全力推动服务业新业态的发展,用“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到2020年,尉犁县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在全疆县市领先,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初步实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智慧达西”和“南疆电子商务发展中心”的建设目标。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2亿元以上,100%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60%以上其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在农村建立便捷的物流配送,80%的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站,30%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

第三节加快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依托尉犁紧邻库尔勒中心城市和库-格铁路、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尉犁)高速公路和尉犁至且末第三条沙漠公路建设复合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铁路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库-格铁路以仓储物流为主的出疆转运货物承接服务区,打造商贸物流枢纽中心,抓好库-格铁路尉棉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布局,加强物流周边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积极发展重点行业的贸易和物流,构建快速、便捷、安全的物流体系,全力打造面向南疆、中亚、南亚地区重要的商品中转集散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交通运输服务物流补充点。

加快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提高物流业信息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依托工业园区、“村改居”、旅游小镇、居民小区等较大商圈建设,推动商业核心向区域周边转移,形成上档次、成规模的商贸、餐饮、娱乐业聚集区,顺应服务业高端化发展趋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为城乡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社区电子商务、文化娱乐、家政保洁、养老托幼、食品配送等便民服务,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以“万村千乡”市场为抓手,继续实施好“一天一乡一巴扎”活动,着力扩大内需。

第四节加强金融服务能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鼓励民营资本等各类金融机构来尉犁设立各类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落实华西村与达西村金融租赁、产业基金和达西村镇银行建设项目。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竞争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推广综合柜面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等新型金融业态。鼓励企业使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快发展保险业,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等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保险产品,全面提升保险业的保障功能、融资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加快发展证券业,推动企业上市、企业债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与项目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推动银行与保险、银行与证券、证券与保险深入合作,构建大金融服务产业。

第五节适度发展房地产业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以消化存量、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落实好国家、自治区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各项措施,优化商品房结构,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县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及规律,探索打通保障房和商品房通道,消化市场待售商品房源,通过购买合适存量商品房转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的方式,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高居民安置效率,带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十三五”末,力争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平方米。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各类事业的基础设施加大投资,转型充当基础设施服务商。推行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规范物业服务,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第四章加快建设人才强县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目标,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大胆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用好现有人才、挖掘潜在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后继人才、储备未来人才。重点围绕我县“一区三园”棉花系列加工、农产品加工、矿产加工等产业发展需求,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生产技术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着力加强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的教育、就医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人才队伍知识结构,引导和鼓励干部参加各种学历教育。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全面加强基层“三支队伍”教育培训。强化双语人才培养,依托各级党校、师范等建立双语培训基地,采取脱产、半脱产和远程教育夜校等形式,实现乡镇、社区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全员覆盖。逐步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专栏3:服务业重点项目

旅游业项目:罗布人村寨乡村旅游富民项目,罗布人村寨景观建设丝绸之路中道浓缩景观,罗布人村寨景区与第三条沙漠公路道路衔接工程项目,尉犁县东线考古探险游旅游道路项目,罗布人村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维护项目,新疆巴州营盘古墓保护经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项目,尉犁县兴地岩画保护项目,尉犁县乌尔唐石城保护项目,罗布人村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巴州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国家4A级景区生态停车场建设项目,尉犁县达西村(红色)特色文化旅游村建设项目,罗布湖景区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218国道红砖路保护项目,尉犁县千里胡杨画廊道路建设项目,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电子商务、物流项目:尉犁县本地本物农业创意电子商务建设项目,电商进农村,尉犁县园区达西村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尉犁县物流园建设项目。

第五篇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五化”建设

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第一章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依托县域丰富的棉花、矿产等优势资源,继续坚持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做强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加大兴地山矿产开发“三条战线”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配套完善“一区三园”基础设施,深入挖掘工业发展优势和潜力,着力提升工业发展内生动力,将尉犁建设成为劳动力集聚、高新科技集聚、民俗文化产业集聚的西部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基地、新能源基地。到2020年,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12.6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8.3%以上。

第一节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

牢牢把握自治区实施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有利时机,结合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和巴州“一城六园”发展布局,按照“延伸配套、错位发展”的思路,坚持走“精品、特色”路线。在做好现有纺纱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纺纱、织布、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六大类产品,重点发展针织服装和家纺产业。鼓励和支持十方通纺织、同创伟业等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县“自治区针织家纺基地”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瞄准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具有产业链优势的领军型大企业、大集团,做好纺纱、织布、成衣等企业的引进工作,抓好爱戈斯500万件成衣服装项目、成佳辉200万件羊绒衫成衣项目、金龙电脑横机服装机械合作项目的落地,带动针织家纺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整体水平,推动纺织服装工业规模化、产业化、集聚化发展。全力打造新疆针织服装基地、中国罗布麻纺织基地、新疆家纺产品基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到2020年,力争纺织服装园区形成100万锭纺织规模,精品服装1000万件、针织2000万件,争创3个自治区级的针织和家纺产品品牌,罗布麻产品品牌争创国家级品牌。

第二节做强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

依托枸杞、畜产品、罗布麻等丰富特色农产品资源,以绿州大洋生物颗粒饲料加工,林源畜牧、亦禾食品羊肉深加工和达西宏瑞枸杞、大漠奇珍枸杞加工等为引领,加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枸杞速冻加工、花青素提纯、特色林果贮存保鲜、牛羊肉深加工以及罗布麻、甘草、红枣等营养保健食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扩规提质,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同时,加快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和名优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全面完成罗布麻地理标识、原产地保护申报工作,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第三节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依托兴地山丰富的铁矿、蛭石、磷矿、石墨、石英石等资源优势,紧抓自治州加快推进“358”项目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有利时机,加快兴地山片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摸清家底,力争在重点成矿带和铁矿等重点矿种勘探上实现新突破。以铁、铜、铅、锌等金属矿和蛭石、石墨、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为重点,优化开发利用布局,依托尉东矿产品加工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适时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同时,重点扶持一批矿产品加工企业,新上一批新型建材企业,构筑矿产品加工集成区。加快淘汰落后的采、选、冶生产工艺,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业的生产工艺和科技应用水平。

第四节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围绕丰富太阳能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光伏、光热发电等新能源,鼓励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发展再生资源,重点抓好华西村20MWp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和400MWp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

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培育有实力的加工制造企业,重点发展先进纺织服装机械、以及包括园林、经济作物机械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设备等机械的组装和加工业务,提高纺织等相关产业集聚能力,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发展。

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促进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重点以棉花秸秆生物利用为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绿洲大洋生物科技扩大产能,开发新品种,拓展新领域,提升附加值。

专栏4:工业重点项目

1.纺织服装生产项目:爱戈斯500万件成衣服装项目,成佳辉200万件羊绒衫成衣项目,金龙电脑横机服装机械合作项目。

2.农副产品深加工:绿洲大洋生物颗粒饲料加工、林源畜牧、亦禾食品羊肉深加工和达西宏瑞枸杞、大漠奇珍枸杞深加工项目。

3.生物医药:甘草提取物深加工项目。

4.新能源类:华西村20MWp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和400MWp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

5.装备制造:农牧机械项目(大型采棉机、自动收割机)、风能发电装备、太阳能发电装备、太阳能光热应用产品等。

第五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功能布局,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吸引外地优势企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布局分散的本地企业逐步集中到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十三五”期间,将尉北工业园区建成新疆重要的棉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和我国重要的蛭石等矿产生产加工基地。

打造高水平、高效率的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增强园区吸引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认真抓好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电、气等优惠政策和差别化的财税政策的落实,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承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建设步伐。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鼓励和吸收社会资本通过PPP等多种方式投资园区的供排水、污水处理、供电、供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大电上山、引水下山等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政银企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重点项目、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构建多样化银企沟通平台,增进银企之间了解,加快发展园区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建设,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合作方式,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专栏5: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1.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日处理污水2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座。

2.园区纺织服装产业园业务用房项目,建设集展览、服务等功能业务用房8000平方米。

3.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园区道路50公里,路灯,达西针织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达西针织家纺园纺纱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

4.纺织服装配套电厂建设项目,配套建设一座电厂,2×5WKW发电机组。

5.园区燃气管网建设项目,建设燃气管网50公里。

6.园区集中供热站项目,建设供热能力4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站一座。

7.园区给排水项目:建设50余公里给排水管道,满足园区工业用水、排水及绿化用水。

8.物流园建设项目:依托库-格线路建设物流园区,并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第二章加快建设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规划先行,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促增收战略,巩固壮大农业“一主多辅”产业格局,按照“调棉、增林、兴畜、扩设施、多特色”方针,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着力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到2020年,初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建成农牧业强县,力争农业增加值35.2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以上。

第一节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现代农业科技投入、机械化采收、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集约型内涵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以节水、节种、节地、节肥等为主的节约型农业。在优势产区培育上,坚持“以水定地”原则,实施休耕和种植其他作物,调减棉花面积,扩大设施农业、特色作物、饲草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到202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控在100万亩以内,复种指数有所提高。

巩固棉花产业主体地位。坚持“调减面积、优化布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降低成本、节本增效”原则,棉花种植向兴平乡、塔里木乡、古勒巴格乡、墩阔坦乡、喀尔曲尕乡、肖塘等优势产区集中,对没有用水保证的棉花低产区和生态脆弱区,逐步实施休耕和种植合理替代作物。成功纳入自治区1000万亩棉花高产田建设规划,全面实施转型升级促增收工程、棉花制种基地工程、“良好棉花”及农业综合集成技术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棉花机械化采收工程、机械化残膜回收示范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工程、农业金融保障支撑体系工程9大工程,不断提升植棉效益。到2020年,棉花种植规模控制在85万亩以内,机械化采收面积达到30万亩,棉花单产突破160公斤,总产达到13万吨左右。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作物,大力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坚持温室大棚和简易拱棚同发展,鼓励建设标准温室大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促进设施栽培规模化经营,采取引进项目资金、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手段,使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鼓励农民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壮大规模,推广种植西甜瓜、罗布麻、花生、打瓜等特色经济作物,促进增收。到2020年,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达到5万亩,推广种植特色农作物1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突破万亩规模,各乡镇建设施农业示范区40个以上,每个示范区50座,打造尉犁县千亩集中连片设施生产基地。

第二节强力推进特色林果业

坚持良种化、区域化、标准化的建设原则,转变林业发展模式,以基地建设为核心,巩固提升香梨、红枣,做大做强枸杞,辅助发展葡萄、杏子等林果业。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方针,以年均增加5万亩的速度,着力建成以香梨为主的6.5万亩鲜果基地、以红枣为主的5万亩干果基地、以枸杞为主的15万亩小浆果基地“三大基地”。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以示范园带动、低产果园改造、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抓手,全面推广林果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健康果园等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林果产量和品质。鼓励农民发展育苗、林下经济、设施林果及花卉产业,引导农民在现有的土地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020年,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26.5万亩,果品总产突破10万吨,林果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5.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林果业的比重达18.5%以上。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围绕“保品质、增存栏,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畜牧业发展总思路,大力推广“牧繁农育、自繁自育”及草畜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千家万户搞养殖,加快发展肉羊肉牛产业,统筹猪禽产业平稳发展,着力打造罗布羊、肉牛、生猪、家禽四大产业基地。以技术推广应用为主,典型示范引路,实施牲畜品种改良工程、牛羊舍饲养殖育肥工程、畜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科技兴牧示范体系,促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农区重点发展牛羊舍饲喂养育肥和家禽养殖短平快项目,突出发展家庭、果园、草地养禽业和专业化、工厂化养禽业,提高个体生产水平,实现农林牧互补;牧区加快土种牛、山羊、绵羊品种改良,坚持品种引进与自繁自育并举,重点发展罗布羊、绒山羊养殖,并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体系。

坚持发展畜牧业饲草料是关键,加大人工种草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牧民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的积极性;加快饲草料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重点扶持以棉花秸秆加工颗粒饲料和以青贮为主的饲草料综合加工企业,支持研发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浓缩饲料并扩大产能,不断增强棉花秸秆加工及饲草料科学配方利用能力,切实做到草畜平衡且有节余。

到2020年,力争全县牲畜存栏达到88.6万头(只)、出栏67.3万头(只),家禽出栏122万羽,良种畜达80%,疾病综合防治达100%,农牧民专业技术培训面达8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达25%以上,畜牧业产值翻一番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17.5%左右。

第四节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围绕提高农牧民科学种养水平,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注重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及现场观摩示范,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速度和效果。依托棉花、罗布麻、枸杞、罗布羊等农业优势资源,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以现代种业、配方施肥、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绿色防控、良种繁育与动物疫病防控和物联网信息化为重点,积极实施农牧业综合技术工程,加快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建设。在棉花育种方面取得突破,力争把我县打造成为全疆棉花制种基地。进一步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农户应用棉花综合集成技术。抓好试验示范田建设工作,开展罗布麻人工驯化、枸杞、花生等特色农作物试验示范,争取利用3~5年时间,研发枸杞高附加值产品并选育出3个以上经济性突出、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大力推广畜牧、林果、设施栽培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机械装备。到2020年,病虫害绿色防控率、配方施肥率、棉花良种繁育均达到100%,棉花主栽品种控制在10个以内;农机总动力达到60万千瓦,农林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第五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快创建尉犁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园步伐,充分利用棉花、罗布麻、罗布羊、枸杞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棉纺织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延伸农牧产品初、深级加工及科技研发产业链。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流通意识,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三品”认证,注册农产品商标,力争“三品一标”年增加3个以上,到“十三五”末实现优势产业全覆盖。积极参加疆内外农产品展会,加大对外推介力度,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品牌;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利用达西村电商中心平台,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拓展市场空间。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培育种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推进现代化农牧业服务体系。到2020年,新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

专栏6:农业重点项目

1.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阿克苏普乡阿克苏普村等3个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2016年墩阔坦乡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6年塔里木乡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6年兴平乡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2.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项目:疫情监测体系建设,饲料贮备库,棉花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救灾种子储备库建设。

3.安全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检疫申报点,动物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无害化处理场,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现代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遥感和测绘工程,种子检验室建设,棉花品种试验基地、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肉食品深加工,羊二级繁育场建设项目,罗布羊活体良补项目,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动物隔离场,牛二级繁育场建设项目,活畜交易巿场,饲料交易巿场,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尉犁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低产田改造项目,有机质提升,棉花高产创建,高标准节水灌溉项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标准化育苗棚建设,果蔬保鲜库建设,扶持尉犁县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尉犁县机采棉推广,种子加工设备改造更新,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尉犁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项目,“三品一标”认证,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扶持棉花机械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深、精加工项目。

5.林果业加工、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枸杞、红枣烘干房建设1000座;建设冷藏保鲜库100座,年储存能力2.5万吨以上。

第三章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坚持“县城扩容提质精细化管理、加快美丽幸福乡村建设两大重点,突出大达西规划建设”的“两大重点,一个突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在全州前列。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5%,城乡居民供水普及率达到9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第一节优化提升县城档次

以安全、舒适、宜居、便民为目标,坚持建管并重,巩固国家级园林县城成果,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坚持增加绿量,突出特色,创建精品的原则,整合资源,大力推进,确保实现县城大绿、庭院增绿、道路建绿、广场造绿、园区兴绿的目标,彻底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实施城市居住条件提升工程,按照县城总体建设规划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形成以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商品房建设等形式为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同步实施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暖心便民幸福工程”,努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宜居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居住质量。重点实施孔雀河环境改造工程,环卫、园林、市政引进社会资本,推行社会化管理,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规范引导,促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完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县城生活环境。到2020年,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卫生县城。

第二节加快推进美丽幸福乡村建设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美丽幸福乡村建设。把乡村建设发展置于和新型城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突出乡村建设和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统筹中的重要地位,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美丽幸福乡村。积极开展美丽幸福乡村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整村、整乡推进,力争2020年实现全县覆盖。创新村级管理体制,完善村规民约,推动村民转变旧有观念,着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全面加强乡、村规划编制、街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县、乡、村三级垃圾收集、清运、回收处理体系。以“卫生、健康、美观”为原则深入推进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积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村延伸,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加快安居富民、农村道路、街巷道路硬化、亮化、农村电网、通村燃气及通讯、互联网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便利店、连锁店、村医务室及文化阵地建设,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第三节突出推进大达西建设

充分发挥达西村“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长治久安”示范引领作用,突出抓好大达西规划、建设,优化完善大达西产业结构布局。加强大达西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道路、供排水、天然气等基础向大达西片区延伸覆盖。依托达西发展建设集团,优化大达西产业布局。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强达西针织家纺园区建设,加速引进针织家纺企业,推进达西电子商务、达西红色旅游,达西休闲观光经济全面发展。将大达西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以达西品牌引领尉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四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就业的政策扶持,坚持就地转移、劳务输出、返乡创业三措并举,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依托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促进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布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第五节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城乡规划,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依托PPP项目,加快完善水、电、路、讯、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库尉天然气管道输送、供排水管网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设、农村改水、气化农村、智慧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项目,形成适应人口和产业聚集需求、完备高效的设施体系,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板块影响力。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现代化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方针,建立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布局相协调,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破解水制约瓶颈问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水利服务民生、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实施河库联通工程、河河联通工程,建设塔里木水库至孔雀河应急输水通道,进一步改善孔雀河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喀尔曲尕大桥至阿其克河口上、下段防洪工程,切实提高塔河整体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加强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设好南支干渠、良种场新一支渠、三十二支渠、牧场支渠、库村支渠、英努支渠等一批重点干、支渠建设工程;完成盐碱地改良3万亩和末级渠系建设50公里,推广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5万亩。到2020年,全县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总长达842公里,防渗率提高到75%;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4;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61.5万亩。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质增效项目的投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8%。

专栏7:水利建设重点项目

渠系工程:良种场新一支渠工程,三十二支渠工程,南支干防渗改建工程,牧场支渠、库村支渠、英努支渠防渗工程,兴平乡支渠工程。

节水改造工程:尉犁县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尉犁县高效节水工程。

防洪工程:喀尔曲尕大桥至阿其克河口上、下段防洪工程,帕坦木防洪应急加固工程。

水库及库外渠建设:墩阔坦水库工程、塔特勒克水库工程、兴地山水库工程,塔里木水库库外引水渠工程,库外引水渠闸工程,塔里木北干渠闸工程,喀尔曲尕引水闸工程,兴平干渠闸工程,塔里木北干渠、南干渠涵闸工程,帕坦木闸工程,亚森卡德尔闸工程,乌斯曼河闸工程,阿其克闸工程。

其他水利工程:尉犁县盐碱地改造试点工程,尉犁县水源工程。

第二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尉犁区位优势,以完善路网结构和提高综合运输保障能力为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库-格铁路建设机遇,加快区域内连接线、延伸线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加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道路建设,完善对外道路交通体系。推进乌鲁木齐到尉犁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施尉犁到且末、G0711线尉犁至35团公路建设项目,力促尉犁县-G218线-32团公路、尉犁县-托克逊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高速高效公路网。

强化农村、旅游和资源公路建设,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加快新建安居富民点的连接道路建设,完善县乡公路网络。加强连通旅游景区为重点的旅游公路建设。推进“园区”道路建设,升级改造主要园区专用公路。完成农村公路里程956公里,其中通村油路140公里、通达公路70公里,撤并建制村公路701公里、拓宽改造县道45公里。到2020年,使县、乡、村之间公路通达率达到100%。

完善客运站场(点)。进一步完善现有中心客运站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新建5个客运站,加快以招呼站、候车亭为重点的农村客运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招呼站44个,实现客运站点乡(镇)村全覆盖。加快推进库-格铁路物流园区货运站场的建设,提升客货运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与城乡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与库尔勒市中心区域快捷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县域内主要道路等级,普及县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十三五”期间,新建设城市道路10公里,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及城乡居民出行的交通需求,方便各族群众生活。

第三节完善电力能源建设

“十三五”期间,计划总体投资11.06亿元,规划建设220千伏项目1项,110千伏项目11项,35千伏项目18项,10千伏项目63项,全面提升县域内骨干电网等级,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强化工业园区电力配套能力建设,努力协调电网企业提高光伏发电企业上网效率,确保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要。积极推进尉犁—铁干里克—若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220千伏变电站增容扩建。在33团建设220千伏铁干里克变电站,配套建设220千伏线路240千米、110千伏线路110千米,满足库-格铁路尉犁县境内三座牵引站供电需求。实施县城区网格化建设,加快推进依明达西变电站增容扩建及第二电源工程、纺织工业园变电站第二回电源和10千伏线路、达西工业园区10千伏线路工程,提高尉犁县城电网智能化水平。做好农业转型开发用电服务,建设尉北110千伏、尉犁城南110千伏变电站,塔特里克110千伏变电站二期建设,建设群克、依明达西牧场变电站等4座35千伏变电站,对已有5座35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确保变电站满足N-1供电要求。

第五章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两化”融合、电子政务应用、电子商务、农业及社会领域信息化、信息安全等工作,全面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建成“智慧尉犁”。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和4G移动通讯网络建设。深化电子政务信息化应用,建立人口信息、基础空间、法人信息、宏观经济四大资源基础数据库,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加快智慧达西网站系统建设,引领智慧园区、智慧尉犁建设。提高农业农村及重点服务业信息化水平,创新社会信息化应用,完善天网视频监控系统,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物联网示范产业、云计算示范产业和三网融合示范产业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和应急、数字城管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十三五”末,实现百兆光纤宽带到户,手机3G、4G信号,城区无线WIFI网络全覆盖,建成“智慧尉犁”。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政策支撑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人才支撑平台建设,着力在产业集群、重点行业、企业三个领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带动工业化创新、发展、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调整。通过工业信息化的发展,提高纺织服装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产业等水平。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功能,发挥信息化对新兴产业的融合渗透作用。

第六篇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尉犁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环保优先、生态立县”原则,紧紧围绕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步伐,继续坚持“两个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建设优美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城乡体系、推进节能减排为重点,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城景交融、水净气清、城乡融合、绿色低碳的“美丽尉犁”。

第一章加大节能减排降耗力度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结构性、技术性和制度性节能减排。严格落实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加强源头控制。以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污染防治和重点工程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和问责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力,守住“生态红线”。强化节能减排监察、计量等能力建设,建立县级节能管理、监督、服务体系。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倡导合理消费,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

推进减排工作。全面落实大气、水和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县级大气防控区域,加快热力和燃气管网建设,通过集中供热改造、煤改气、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等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处于巴州前列。建立减排工作机制。本着“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的原则,加强重点高能耗、高污染单位的管理和监督。积极鼓励和引导高能耗企业挖掘节能潜力,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加强减排设施监督管理,将总氮、总磷、烟(粉)尘、VOC(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纳入在线监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建立循环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完成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利用循环经济技术,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态技术和工艺,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逐步建立再生水回用系统,提高工业再生水利用率。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绿洲大洋棉花秸秆饲料化项目扶持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推进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清洁生产。

第二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提高县级监督性监测及应急处突能力。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对城镇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建成机动车环保检测网络监控平台。

加快建立包括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治理修复制度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做好县环保规划,加强对县域范围内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监管力度,实行建设用地、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加强环境污染安全管理和项目环评管理工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集中整治。加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环境管理。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三同时”验收工作。加大对高效、节能、污染治理达标行业的支持,取缔高能耗、污染治理不达标的行业。严格环境准入制度,重污染项目坚决禁止引进、立项。加强建设期环境监察工作,确保环境环保设施同步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全面加强城乡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场二期建设项目,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利用创建生态村、优美乡镇的工作,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州级、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推进生态村、优美乡镇建设,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严控制地表地下“两水”资源,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一条警戒线”制度,建立县、乡两级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水资源论证“一票否决制度”。加强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到2020年,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再累计完成3000眼机电井安装智能IC卡工作,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辖区内孔雀河和塔里木流域的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建立节约用水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

第三章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继续推进重点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公益林保护,继续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农田防护林建设、围栏建设、引洪灌溉、人工恢复等,杜绝可能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破坏性开发活动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工程项目建设,防治沙丘沙漠化、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抑制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天然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增加的局面。“十三五”末,实现沙化土地退耕还林面积10万亩,人工造林17.1万亩,封育17万亩;在罗布人村寨东北缘建设占地2600公顷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在罗布湖建设占地2000公顷的尉犁县国家级沙漠公园。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切实保护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完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以提高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主,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厉打击非法开荒行为,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兴地山矿产开发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监管。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抓好水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和土地资源开发等重点开发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促进开发建设中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专栏9: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

1.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人工造林0.8万亩(其中:乔木造林0.3万亩,灌木造林0.5万亩),封育2万亩。

2.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沙化土地退耕还林10万亩。

3.工程林业建设工程,人工造林17.1万亩。

4.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人工造林2万亩,封育15万亩。

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一座垃圾填埋场及配套设施。购置垃圾箱,建设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桶,配套购置压缩式垃圾车辆,保洁车。修建养殖堆肥池;修建污水管道,建设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检查井。

6.生态修复工程:围栏建设、引洪灌溉、人工恢复。

7.能力建设:实验室监测设备购置。

8.国家级沙漠公园建设项目:在罗布湖建设尉犁县国家级沙漠公园,占地面积2000公顷。

9.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在罗布人村寨东北缘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占地面积2600公顷。

10.农村改水工程:更新铺设全县7乡1镇供水管网,管网延伸至各村。

11.土地整理项目:3万亩。

12.乡村清洁工程:在塔里木乡塔里木村、墩阔坦乡阿吉村、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团结乡西海子村、阿克苏普乡阿克苏普村分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13.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在全县范围推广使用标准农用地膜,做到农田全覆盖。

第七篇坚持共享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惠及当地、增进团结上,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确保全县人民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第一章建立基本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坚持就业第一,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就业方针,继续修订完善并深入实施尉犁县就业创业总体规划,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及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或自主创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覆盖乡镇、村、社区,基本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县综合培训中心和人才孵化基地作用,全面开展以进厂进城务工、从事商贸、物流、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短平快项目建设,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配套加强物流配送服务业,强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积极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扩大就业容量。落实企业和投资项目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尤其是少数民族劳动力政策,支持本地群众“走出去”就业创业。“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3万人次,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加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各项参保率。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就业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健全社保待遇与缴费更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实现多缴多得,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提升社会保险待遇,确保参保人权益。进一步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低保标准科学增长机制,推进城乡低保每年按10%的增长率提标,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提升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完善城乡困难群体、优抚对象、弱势群体、残疾人和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章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

紧盯“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启动实施“两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提升”精准扶贫攻坚战略,县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重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

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体制机制,坚持面上突破与点上结合攻坚相结合,精准识别、精准发力,全力推行贫困户“四有目标”(有致富方向、有帮扶干部、有扶贫措施、有稳定收入)和贫困人口“五个一计划”(建立一套精准档案、实行一个动态监测、确定一个生活希望、感受一份关心关爱、明确一个兜底保障),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富民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文化旅游扶贫、社会保障扶贫、金融扶贫、科技下乡扶贫、援疆扶贫、全社会扶贫等“十大工程”,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研究推进全县城乡所有贫困人口“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转移就业的方式,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发展种养殖业和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实现脱贫4713人;以喀尔曲尕乡贫困群众为主要对象,向经济条件和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小城镇集中安置,实现易地搬迁脱贫816人;集中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资助贫困生高等、职业教育,鼓励、扶持贫困大学生返乡创业等方式,实现教育脱贫1542人;通过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及医疗救助资金、建立低保边缘救助及特困户免费参合参保制度,实现社会保障政策兜底脱贫2414人。建立残疾人扶贫创业基金和就业扶贫基地,确保全县1457名残疾人脱贫任务完成。

力争到2017年实现2个自治区级贫困村“摘帽”,县域所有录入国家建档立卡系统贫困人口全部“越线”;到2019年,所有贫困群众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到2020年,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疆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全部迈进小康社会。

第三章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

围绕建设“教育强县”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难题优先解决。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加大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比例,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加快完善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做优做强高中教育,突出推进职业教育。加快各学校运动场、学生公寓、教师周转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重点,培养更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老师,积极创建自治区、自治州级德育示范校暨依法治校示范校。进一步健全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要求,推动督学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指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力争2016年通过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验收,2019年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第四章积极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展。加快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村医队伍,提高卫生服务水平,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严厉打击以药养医行为。健全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监控和健康保健管理服务三大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及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为一体的卫生体系。2017年,初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为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夯实基础。力争到2020年,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第五章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六章加快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步伐

以罗布人文化和达西精神为着力点,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大力推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建设以达西村、罗布人村寨为主的文化产业基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突出时代品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达西展览馆、乡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广场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以农村、社区为主,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工作,挖掘和传承罗布人文化,提升罗布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断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加强标准田径场、灯光篮球场和综合训练室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人民群众健身训练条件。到2020年,实现广播电视制作播出全面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完成“户户通”无线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建设工程,数字化广播网络有效覆盖率、户户通覆盖率均达到100%,彻底解决农牧民收听、收看卫星及本地广播电视节目问题。

第七章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收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监察,确保务工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尤其是基本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贫困户精准脱贫作为农业农村的中心任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拓宽增收渠道、创造增收条件、架设增收平台。引导支持农牧民利用自然条件和田园风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确保农牧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有所增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农业设施、水利设施、村镇建设、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为依托,扩大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确保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各项农业保险政策,确保农牧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大力推进农村土地、集体资产和农用机械等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现有资产,通过承包、租赁、抵押等,创造条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第八章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水平

将实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着力抓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实现居者有其屋。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原则,科学制定符合我县农村实际和群众需求的建房规划、建房标准,加大县财政补贴力度,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新建3500套安居富民房,彻底改善全县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环境。用足用活国家实施的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政策,把政府保障和市场供应结合起来,加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稳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计划完成2474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公租房1474套,棚户区改造1000套)建设,进一步缓解全县城镇中等偏下、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

第九章推动其他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服务发展的理念,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引进、流动、激励保障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教育、医疗、环保、物流、电商、互联网等各行业人才,强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加强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群团组织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加大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全面提高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职能。建立健全城乡气象服务站和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加强红十字会工作,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做好档案史志、老干、宣传、双拥和国防动员工作,努力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中形成合力。

专栏10:民生重点项目

教育类项目:河北城北小区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县中心幼儿园(二期),18号小区幼儿园,第二小学学生食堂(就餐大厅)建设工程,第五小学、第八小学学生宿舍工程,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七小学、第八小学风雨操场工程,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八小学、第一中学、第二中学教师周转房工程,第八小学运动场看台工程,第三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七小学塑胶运动场工程,新建第三中学高中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塑胶运动场及看台、教师周转房、风雨操场等,校园绿化工程,县职业高级中学实训楼,县就业教育综合培训学校。

社会福利类项目:尉犁县社会福利园区建设,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社会福利服务中心,3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尉犁县老年公寓建设项目,尉犁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尉犁县民族殡仪馆,尉犁县民族公墓。

卫生类项目:巴州尉犁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巴州尉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巴州尉犁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尉犁县中心供应室,尉犁县7个乡卫生院医疗设备配备项目,尉犁县团结乡、古勒巴格乡、阿克苏普乡、墩阔坦乡、喀尔曲尕乡卫生院建设项目,尉犁县兴平乡、团结乡、古勒巴格、阿克苏普、墩阔坦乡、喀尔曲尕乡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尉犁县34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尉犁县人民医院门诊急诊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尉犁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建设项目。

文化艺术类项目:新建尉犁县文化产业基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艺术创作及场馆维修项目,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维修改造项目,乡镇文体站购置设备及场馆维修项目,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尉犁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项目,尉犁县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建设项目,乡镇文体中心建设项目,购置高清非编工作站设备,购置电影放映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新闻高标清采编播设备,购置民语采编播设备,无线发射机房等建设项目。

民生工程:尉犁县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尉犁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安居富民工程,社区服务质量提升项目,基层组织阵地新建、延伸工程,达西民族干部培训学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程,县城排水管网改扩建项目,库尉供水复线二期工程,城镇热力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尉犁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农村气化建设工程,旅游小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工程,库尉天然气管道工程及城镇燃气老旧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尉犁县测绘项目。

扶贫工程:温室大棚,拱棚,搭建葡萄架,牲畜养殖牛、羊、鸡、鸭、鹅,牧区暖棚,农区棚圈,禽舍,购买饲料加工机械,农家乐,牧家乐,特色种植-枸杞,购买烘干设施,地毯架,购买刺绣机,购买缝纫机,人工饲草料地,低质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防渗渠建设,排碱渠,通村硬化路面,通自然村(组)硬化路面,村内连(串)户硬化路面,串户路太阳能路灯,新建安居房,天然气入户,垃圾池建设,污水处理建设,村级双语学前教育场所建设,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村级卫生室建设,村级公共体育场所建设,村级文化室建设。

第八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推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深化投资、财税、金融、农村综合改革,到2020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章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努力把尉犁建成“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地区之一。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第二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规范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实现股权多元化,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收入比例,到2020年,地方国有企业提高到20%。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健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企业上市,不断拓展债券融资渠道。

第三章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确定农业用水水权,建立健全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稳步实施天然气价格改革,稳妥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改进补贴方式和操作方法。推进电力、天然气、交通运输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放开。加快土地要素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扩大探索林地、草场流转或入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建设产权清晰、规则一致、竞争有序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完善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全面推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探矿权和采矿权分离机制。

第四章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稳步推进草原划定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如期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全面提高科学管水用水水平。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主渠道作用。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现代化迈上新的水平。

第五章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权责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政府债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健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全力推进达西村镇银行建设,示范引领全县村镇银行发展,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设立和增资扩股,支持农牧民发起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

第六章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力争在德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教师职称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就业政策,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第七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培育外贸企业发展,推动出口基地建设,大力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扩大进出口规模。结合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扶持蛭石、棉花、香梨、红枣、罗布羊等本地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棉花生产领域,通过依托棉花生产优势,加快棉纺织产品的加工,延伸棉花产业链,力争打造全疆、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棉花交易市场、高品质针织家纺生产出口基地及纺织品物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开拓中亚纺织市场贸易。在林果、畜产品生产领域,借助国家加快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通过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林果及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特色优质林果产品、畜产品走出去战略,加快拓展区内高中端市场和中亚市场,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建成香梨及果汁加工、红枣出口基地,罗布羊等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第九篇坚持凝聚人心力量深入推进融合发展

进一步加强与对口援建市的工作对接,突出就业、教育、人才等重点,完善沟通协调、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争取更多支持,让各族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关心支持驻尉团场建设,加快共建互通融合发展,推进兵地在经济、文化、生态环保、干部人才和维稳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尉犁地区社会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

第一章坚持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对口援疆工作

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援疆工作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尉犁主体作用和对口援建市的积极性,把“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建设、物质支持和文化交流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援疆工作内涵,完善援疆工作机制。

第一节完善受援工作机制

健全对口受援体制和机制。确保对口援疆工作有力、有序、高效、全面推进。完善尉犁县受援办日常工作制度,认真履行形势分析、项目落实、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责,与援疆办和县前方指挥部加强联系,协调推进对口支援事项的进展。建立更具亲和力的对口援建城市合作关系,以对口援建为切入点,以区域合作深化为目标,努力加强援建市与尉犁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政府交流推动企业合作,以企业合作发展市、县团结友好。

加强服务保障机制。抓紧开展“十三五”期间各类援疆项目审批、规划选址、土地征用、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各类援疆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力争援建项目早实施、早见效。协同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审批部门,进一步简化援疆项目审批手续,开通援疆项目“绿色通道”,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援疆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大胆使用援疆干部人才,关心关爱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二节深入开展各项民生工程

以增加就业为重点,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注重挖掘本地民营企业就业潜力,不断增加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机会。积极开拓援建市接收新疆劳动力转移就业、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渠道,加强农牧民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按照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援建项目带动和尉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不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推进富民安居工程实施,争取864万援疆资金做好尉犁县河北养老院、尉犁县河北孤儿院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劳动就业体系,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民生公益性事业发展,确保对口援建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使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改革和现代文明成果。

第三节继续增强产业援疆力度

加强运营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河北省内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支持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农区畜牧业,支持发展农牧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民族手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十三五”期间,争取援疆资金1600万元重点支持尉犁县达西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同时做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等方面工作。

第四节进一步推进智力援疆工作

争取1728万元援疆资金重点做好尉犁县尉犁镇河北实验幼儿园、尉犁县河北花蕾幼儿园等项目。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和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努力缓解干部人才短缺问题,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使尉犁人才总量和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两地人才工作交流、互访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交流与协作联席会议。促进知名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培训,开展重点领域科技合作,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第五节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政权和反恐维稳能力建设

把援疆资金更多的向基层倾斜,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争取950万元援疆资金完成尉犁县57个村级(社区)组织阵地建设,争取900万元援疆资金突出抓好兴平乡统其克村、塔里木乡东海子村、古勒巴格乡阿克其开村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章坚持兵地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全面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筹规划、互惠互利”的原则,把驻县团场发展纳入尉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健全完善兵地共建融合发展协调机制、团场与乡镇结对互动、常态化应急处突机制;大力支持兵团建镇工作,探索兵地产城融合、园区共建、相互参股等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兵地之间交流与合作,以地域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兵地融洽为纽带,在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相互支持、共融共建,不断巩固和发展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第十篇坚持党的领导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党组)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调配和引导各类资源,激发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健全规划实施的考评、监测、评估和监督机制,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施。

第一章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

注重选拔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力强的“四强”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后备干部培养管理机制,完善政治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基层服务功能,全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管好用好“尉犁先锋”基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章完善落实机制

强化政策导向。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在竞争性领域,要简政放权,为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创造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公益性事业和公共服务的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确保公共财政资源配置优先向就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域倾斜。整合专项资金,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制定针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和丝路产业发展及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扶持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规划衔接。以本规划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各专项规划要做好与本规划的衔接,贯彻本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健全落实机制。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发展改革部门负责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分解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纳入各部门、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年度计划落实总体规划的作用,按年度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各有关部门要将规划任务列入到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第三章做好监督评估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本规划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下,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县人民政府组织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规划实施期间,因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其他重要原因造成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需对规划进行调整的,县人民政府适时提出建议,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专项规划由编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年度实施情况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

加强社会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的反馈机制,使公众深入了解规划确定的发展蓝图和目标任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社会氛围。

文件下载:尉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