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近日,尉犁县古勒巴格乡依托美丽乡村、旅游特色村、传统文化等资源,在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三区分离”示范点,联户串线打造文化长廊一条街,包含书法小院、美术小院、家风小院等。
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与农户家相连,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一棵棵果树排列整齐。沿着干净整洁的巷道,走进古勒巴格村“三区分离”示范点开买汗·阿不力孜家“书法小院”,一幅幅内容丰富、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的彩绘画被“搬”上了墙面,在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内涵。一面面特色文化墙,变成了群众的“活课堂”。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这一面整洁、方正的字帖墙,汇聚成一面书法教科书,突显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汲取和弘扬。看,这面‘诗墙’题的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童趣》,他把孩童在农村游玩时的野趣描写的淋漓尽致……”古勒巴格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利强介绍说。
“书法小院”建设主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小院”为“六点半小课堂”户外延伸课堂,根据村居常住青少年群体,在常态化开放利用好文化阵地、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基础上,推广书法识字、诗歌朗诵以及毛笔、硬笔、简笔字临摹练习的公益课堂。课间休息时间,代班老师还组织开展户外农耕、采摘体验,参与爱护环境、爱护花草等爱国卫生运动。寒暑假期间,可组织开展毛笔书法、硬笔书法比赛体验活动,让大家了解书法、喜爱书法、走进墨香,增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第一书记成正说:“书法小院的打造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观赏、学习、体验书法艺术的好去处。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规范了学生的硬笔书写,调动学生写好中国汉字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写字兴趣,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为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古勒巴格乡党委书记梁斌说:“文化长廊一条街串联起了特色小院,这些小院的打造主要是依托特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以‘小院 文化’‘小院 书法’‘小院 艺术’‘小院 旅游’等模式,激活乡土文化、旅游、物产等资源,发展有温度、有文化、有内涵的乡村文化振兴道路,吸引更多的人到文化小院、到古勒巴格乡来研学和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