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尉犁

电力为笔,绘就尉犁棉业振兴图景

发布日期:2025-10-22 15:54 来源:
打印 字体:【

金秋十月的尉犁大地,百万亩棉田翻涌着雪白的“浪涛”,300余台采棉机在田间穿梭,轧花厂车间的机器轰鸣不休,纺织车间的纱锭飞速旋转。作为“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尉犁县100余万亩棉田年产优质棉43万吨,28家棉花加工企业与23家纺织企业构筑起完整产业链。在这背后,国网尉犁供电公司以坚强电网为基、以精准服务为桥,为“中国棉”注入源源不断的“电动力”。

电网升级:铺就产业发展“快车道”

针对棉花产业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的态势,国网巴州供电公司近年来累计投入8076.66万元用于电网改造升级,新建和改造输电线路136.84公里,新增变压器容量20800千伏安;针对轧花厂、纺织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新建多条10千伏供电专线,将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以上,彻底解决了以往加工旺季“卡脖子”的用电难题。

在棉区核心区域,工作人员重点治理变压器重过载、低电压等问题,让灌溉机井的电压更稳,确保棉田春灌“不误工”。铁门关利华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明杰说:“从申请变压器增容到送电只用了12天,比预期提前了一周,正好赶上新棉收购旺季!”该公司今年新增两条纺纱生产线,国网尉犁供电公司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接入、后改造”原则,安排客户经理全程跟踪,快速完成63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保障企业及时投产。

精准服务:织密全周期保障网络

落户尉犁县工业园区的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年生产采棉机占国产总量的70%,每年采棉季有3000余台设备在全疆作业。针对这一特点,国网尉犁县供电公司量身定制防外破“安全锦囊”,涵盖农机生产、运输、作业全流程的安全规范,不仅讲解设备接地、线路防护等技术要点,更标注了24小时服务热线和各棉区供电所联系方式。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说:“我们把安全锦囊纳入了农机手岗前培训,现在田间作业更安心了。”截至目前,国网尉犁县供电公司已为300余台待交付采棉机张贴警示贴,发放安全手册500余份。

进入采棉加工旺季,由党员服务队和技术骨干组成的专项保电组活跃在棉区一线。他们采用“营销+配电”双联动机制,对企业配电设施开展红外测温巡检,实时监测线路负荷,累计完成38家棉花加工企业的安全排查,整改隐患19处,协助调试设备26台。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电力的强劲支撑,让尉犁棉花产业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加工优”再到“品牌强”的跨越。在种业领域,23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依托稳定电力实现精准灌溉和智能温控,使尉犁棉种在全疆市场占有率突破20%,正朝着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迈进;在加工环节,电力保障让轧花企业加工效率提升30%,年加工皮棉能力突破50万吨;在纺织端,可靠供电吸引多家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了从轧花到纺纱的完整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

“去年我种了300亩棉花,亩产430公斤,纯收入30多万元,今年棉花长势更佳,这离不开稳定的灌溉用电!”尉犁镇棉农艾合买提・吐逊拿着丰收账本说。在电力保供赋能下,尉犁县棉花产业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带动全县约70%的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柱。

从棉田的机井旁到车间的生产线,从种业基地到纺织园区,国网尉犁县供电公司以“强电网”筑牢根基,用“优服务”破解难题,全程守护棉花产业的每一步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