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9587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998万元,同比增长6.9%,对GDP的贡献率为61%,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4758万元,同比增长25.6%,对GDP的贡献率为24.4%,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0830万元,同比增长2.5%,对GDP的贡献率为14.6%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52.7:6.8:40.5调整为47.4:8.2:44.4。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上半年增长6.0%,前三季度增长5.3%,四季度增长6.4%。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4.12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10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2%。小麦种植面积 40659.9亩,减少586亩;玉米种植面积 59674.9亩,增加11563亩。
全年棉花产量155787吨,比上年增产4%,单产154.84公斤。
全年谷物产量43881吨,比上年增产16.7%。其中,小麦产量15192.6吨,增产4.7%;玉米产量28600.97吨,增产25.37%。
全年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总产量达到31471.06吨。其中,香梨种植面积2.34万亩,总产量15473.25吨;红枣种植面积1.65万亩,总产量6582.4吨;杏子种植面积11558.14亩,总产量4547.29吨;桃子种植面积6837.6亩,总产量2788.94吨;葡萄种植面积363.3亩,总产量254.31吨。
年末猪牛羊存栏77.74万头(只),同比下降5.5%;年内猪牛羊出栏50.05万头(只),同比下降4.8%。全年猪牛羊及禽肉总产量17514吨,牛奶产量62吨,禽蛋产量313吨。
2020--2024年年末牲畜存栏头数
|
|
|
|
单位:万头(只) |
|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猪 |
0.73 |
5.74 |
9.36 |
8.94 |
11.45 |
牛 |
1.03 |
1.39 |
2.37 |
3.39 |
3.14 |
羊 |
49.13 |
51.93 |
69.63 |
69.9 |
63.15 |
初步统计,2024年全县地方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0406万元,同比增长5.6%,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22451万元,同比增长5.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4.9%;林业总产值8976万元,同比增长51.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1%;畜牧业总产值61366万元,同比增长0.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4.3%;渔业总产值216万元,同比增长16.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05%;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7397万元,同比增长8.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7%。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18家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647万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4416万元,同比增长23.7%;产销率9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807万元,同比下降19%。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414万元,同比增长34.9%。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增加值4922万元,同比增长152.2%;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742万元,同比增长26.1%;电力、热力、燃气业实现增加值4750万元,同比增长9.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593万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3733万元,同比增长4.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38%,下降0.13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8.4%,比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地方)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
棉纱 |
吨 |
25790 |
10 |
棉布 |
万米 |
6323 |
65.3 |
卫生用纸制品 |
吨 |
3598 |
516.1 |
钾肥 |
吨 |
7428 |
23.2 |
太阳能发电 |
万千瓦小时 |
27653 |
25 |
盐酸 |
吨 |
15053 |
10.3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67545 |
-65.2 |
蛭石 |
吨 |
45065 |
84.6 |
原油(石油) |
吨 |
2155 |
- |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
吨 |
4178.1 |
88.3 |
2024年,全县资质内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9.76亿元,同比下降35%。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2727万元,同比下降25.8%。竣工产值40164万元,同比增长1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73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040万元,同比增长28.3%。
从投资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一产业32455万元,同比增长63.6%;第二产业249026万元,同比增长69.1%;第三产业58559万元,同比下降40.2%。
全县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14892万元,同比下降8.5%。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634万元,同比下降41.7%。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8048平方米,同比下降47.7%。
五、消费市场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95万元,同比增长1.3%。
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0423万元,同比下降14.5%;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5979万元,同比增长0.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827万元,同比下降8.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712万元,同比增长19.1%。
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68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餐饮收入3327万元,同比增长0.4%,商品销售额10741万元,同比增长7%。
全县现有4A级景区1个(罗布人村寨),3A级景区3个(红色达西、河畔燧梦生态园、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三星级饭店1家(罗布淖尔宾馆),星级农家乐33家,旅游民宿32家,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兴平镇达西村、墩阔坦乡琼库勒村、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2024年接待游客368.68万人次,同比增长14.98%,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78.42%。
六、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354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185万元,同比增长20.1%。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4081万元,同比下降24.2%。基金收入25134万元,同比下降3%。
地方财政支出284569万元,同比下降29.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614万元,同比下降26.3%;基金支出35972万元,同比下降62.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1806万元,同比下降1.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63699万元,同比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979135万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64164万元,同比增长39.6%,住户贷款中的短期贷款余额165758万元,同比增长54.2%。
七、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0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8所。全县在校(园)学生总人数12931人,其中:中学在校生4943人,小学在校生6244人,幼儿在校生1744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466人。
全年专利授权31件。按专利类型分,发明专利授权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件。按申请人类型分,个人5件,工矿企业22件,机关团体4件。
年末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博物馆(展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表演团体1个。全年举办展览51个,组织文艺活动392次,举办训练班127班。
全年举办运动会135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24360人。
年末拥有有线电视转播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26%,电视人口覆盖率97.29%。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3个,其中:医院1个,乡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39所。全县卫生技术人员584人,其中医生250人,护士237人;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设置床位356张。
八、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含兵团)1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07万人,出生率6.75‰;死亡人口0.08万人,死亡率为7.71‰。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46元,同比增长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87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28元,同比增长9.9%。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519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426人。
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1.29万人,城乡居民医疗参保人数为5.04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年末,全县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8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63人。
九、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积2.87万亩。森林总面积930.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城市园林绿地面积39.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平方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除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据包括兵团,其他指标均不包括抹黑。
2.地区生产总值、农业产值数据为初步核算数。全年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
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为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自治区反馈数据。
5.其他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教育数据来源于县教科局;专利数据来源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和旅游数据来源于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数据来源于县融媒体中心;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来源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源于县医疗保障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县卫健委;低保数据来源于县民政局;城市建设数据来源于住建局;造林面积来源于县林草局。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