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团结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镇中心工作,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为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镇2024年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普法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同时,制定了《团结镇“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方案》,将普法工作纳入镇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
(二)突出重点内容,提升普法工作实效。一是宪法宣传教育。将宪法学习宣传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宪法讲座、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一年来,共举办宪法讲座10场,设立咨询台4个,发放宣传资料46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5条。二是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干部重要学习内容,坚持以上率下,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带头讲,利用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大会、主题党日、微党课等载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反复通读学习全文,运用理论辅导、专题讨论、研讨交流、个人自学等形式开展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一年来,共组织开展学习活动10场次,参与人数120人次。三是重点法律法规宣传。结合镇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通过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将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年来,共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活动1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850余人次。
(三)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工作吸引力。一是运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推送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普法活动动态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同时,通过建立镇、村(社区)两级普法微信群,将法律知识推送到群众手中,实现普法宣传的全覆盖。一年来,共发布新媒体普法信息15条,阅读量达730人次。二是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积极挖掘本土法治文化资源,将法治元素融入到文化活动中,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群众在欣赏文化节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一年来,共举办法治文艺演出3场,法治知识竞赛6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普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普法工作的要求,缺乏专业的普法人才,影响了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普法宣传方式还需创新,虽然运用了新媒体等手段开展普法宣传,但在宣传方式上还不够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部分群众对普法宣传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加大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的普法人才,充实普法队伍力量,为普法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创新普法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方式的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格局,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差异化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团结镇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4日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