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勒巴格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通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显著提升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依法决策能力,为全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古勒巴格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古勒巴格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及时调整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书记、乡长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政治建设,扛起主体责任。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建设。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9场次,专题学习12场次,交流研讨5场次。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完善的法治建设工作体系。把法治建设纳入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召开4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听取2次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2个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依法决策水平。乡党委、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规范了行政行为。同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执法信息透明、过程留痕、决定合法。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考核,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推进全民守法,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律六进”工作深入持久开展。选优配强34名“法律明白人”,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依法维权。结合“3·15”“4•15”、民法典宣教月、“12•4”、开学第一课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开展了12余场次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受教育人数3540余人次。
(五)多措并举推动全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是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室,利用杏花湾广场、文化大院等公共空间开展专题普法,加大对涉及土地纠纷信访、涉法涉诉重复访等群体,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成立法律援助工作室7间,解决涉及土地流转信访43起、涉法涉诉普法化解14起,不断提升群众守法用法意识。二是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解决法律问题77条,化解群众法律矛盾纠纷231起。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2次防范电信诈骗专项行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5%。精准开展反诈预警劝阻,劝阻群众损失累计达4.8万元。四是畅通信访渠道提高矛盾化解效能,健全完善信访组织和制度,目前连续两年未发生1起赴乌进京信访案件,信访案件下降23.53%。全年科级领导带头依规调解合同、劳动人事纠纷案件26起,成功率达100%。
(六)坚持依法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始终坚持依法治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一是探索创新将“星级家庭”积分制深度融入依法治理体系,以家庭为单位,围绕家庭成员遵法守法、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等进行量化赋分,形成“以法为尺、以分激励”的长效机制,评选“星级”法治家庭1077户,积分奖励13.81万元,进一步增强了村民法治意识,不断推动法治理念扎根千家万户。二是推动村民自治,夯实基层法治根基。以党小组网格为依托,做到民事民提、民事民商、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开展群众议事会87场次,参与1857人次,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村规民约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贴近村民生活实际。目前,全乡7个村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村规民约覆盖率达到100%,促进乡村和谐稳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古勒巴格乡将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深化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各类法治培训班、研讨会和讲座,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他们的法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二)进一步提升行政决策效果。持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加强决策前的调研和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提高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关联稿件: